梁留科委员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的发言:争创国家高铁物流发展实验区 构建河南经济活力新高地
日期:2025-02-05 16:35:30  作者:  来源: 

  争创国家高铁物流发展实验区  构建河南经济活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统筹物流成本与效率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高铁网络,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物流因速度快、准点率高、运输能力强、安全性高、绿色环保等特性,在500至2000公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时效是公路的3倍,而综合成本仅为航空的一半。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高铁物流的发展。但我国高铁初期以“客运专线”立项,旨在扩大铁路运能、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导致大多数高铁站和线路未考虑货运设施建设及扩展等问题。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郑州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占据“米”字形高铁网络的核心地位,发展高铁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为抢抓机遇、开创发展新局,河南应在探索高铁物流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构建以郑州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

  为此,建议:

  (一)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高铁物流发展。将高铁物流纳入我省“十五五”现代物流规划、铁路发展规划,在土地供应、财政奖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出台支持政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线路开行补贴和市场培育。深化省铁建投集团与国铁郑州局、中铁快运合作,积极推动铁路货运体制改革,创新高铁物流产品类别,建立高铁物流市场化定价机制,为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网络布局,打造全国核心物流枢纽。依托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快布局贯通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区域的高铁货运专线,形成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的“放射状”高铁物流网络。重点做强做优郑州至重庆、青岛的高铁货运试点线路,改善郑州航空港站与京广高铁南段的连通条件,打通物流瓶颈。通过优化网络布局,巩固郑州作为全国核心物流枢纽的地位,提升辐射力和集散能力。

  (三)推进多式联运建设,实现物流高效联动。以郑州航空港区为试点,以“高铁+航空”为核心,开展高铁多式联运。建立交通、铁路、航空等部门联动机制,创新多式联运发展政策和商业模式,推动装载单元、转运工具、组织流程等一体化融合。搭建空高联运服务平台,加强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标准兼容、安检互认和规则衔接,以郑州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空高深度融合的联运样板,推动“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河南模式落地。

  (四)促进产业绿色融合,落实降本增效措施。与龙头央企深化合作,争取高铁维修、车体改造、高铁货运设备建造等相关产业重点项目落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冷链加工、电子设备、医药健康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沿高铁主干线布局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建立绿色、快速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构建高铁特色经济带。建好用好智慧物流大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实现高效运营与节能减排的协同发展。

  (五)建设国家实验区,抢滩高铁物流“大蓝海”。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国家高铁物流发展实验区。明确实验区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在规划编制、政策先行先试、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以郑州航空港站设施改造为契机,完善适货化功能和多式联运应用场景,推动高铁全货运动车组在郑州试验运行,探索形成可复制的高铁物流发展模式。支持高铁偏好产业落地,积极引入头部货运企业,提升郑州在全国物流网络中的竞争力,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来自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