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途径强化民主党派成员政治思想引领
日期:2025-01-09 16:58:06  作者:侯巧红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一、新媒体与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媒体这一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的传播媒介,通过互联网及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深刻影响着党派成员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成为塑造党派精神风貌的新阵地。

  新媒体的崛起,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正面效应在于它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与公众意见的多元表达,为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与灵活的手段。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也伴随着碎片化、情绪化及随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公共安全、社会信任、道德风尚及文化和谐构成潜在威胁,甚至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在此背景下,民主党派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媒体的双刃剑特性,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引领的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时代感与吸引力;又要积极应对其挑战,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防范不良信息的侵扰与误导。民主党派应强化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其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以更加严谨、官方的语言风格,向党派成员传递正确的政治信号与价值导向。

  强化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民主党派而言,具有多重现实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党派的思想政治基础,确保党派成员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坚定立场;其次,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党派成员的政治态度与行为选择;再者,它还能激发党派成员的政治热情与参与意愿,拓宽参政议政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贡献度;最后,通过积极参与舆论斗争,民主党派能够充分发挥其政治监督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民主进程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民主党派在新媒体时代应紧密围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核心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更加务实的作风,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责使命,为推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新媒体环境对强化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持续扩张,公众对其依赖日益增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构成了显著的挑战。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优势、话语掌控及技术引领,积极推行政治、文化及数字层面的霸权策略,意图无缝渗透西方价值观至中国社会。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生态与舆论氛围,无疑为参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多重难题与挑战。

  (一)新媒体作为思想汇聚与利益表达的多元平台

  互联网的深度渗透正重塑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交模式,使得网络化生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新兴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引领了政治信息传播的新纪元。这些新媒体不仅革新了政治信息的获取途径与表达方式,还深刻影响着民主党派成员的互动模式与公共参与。新媒体以其技术优势,促进了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与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也可能加剧文化的片段化与非连贯性,对思想统一与理论传播构成挑战。

  (二)新媒体作为舆论放大的强力引擎

  相较于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舆论场的草根特性更易于引发公众共鸣与信任。随着新媒体功能的持续强化,其信息媒介作用日益凸显出普遍化、社会化与多元化的趋势。网络信息的广泛渗透,使得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得以迅速蔓延并放大,对公众思想产生强烈冲击。同时,国际上的潜在威胁与颜色革命借助互联网变得更加隐蔽且破坏力倍增。

  (三)新媒体构成了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

  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全面优势,鼓吹网络自由之名,行政治、文化、数字霸权之实,意图无障碍地输出西方价值观至中国。网络空间成为信息发布、舆论传播、社会动员的综合性平台,各类思想舆论在此交织碰撞,加大了控制负面影响的难度,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思想政治安全。

  (四)新媒体是舆论生态的塑造者

  在推动政治民主化、监督政府、反腐倡廉等方面,新媒体展现出积极力量,但同时也伴随着网络暴力、谣言肆虐、道德失范等问题,对主流思想政治发展构成干扰。非理性情绪与反主流思想的蔓延,尤其是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影响加深。两个舆论场的互动激荡,极易引发负面情绪的集体爆发,为社会稳定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三、新媒体时代下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民主党派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新兴平台,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作为中国共产党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作用,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各民主党派应在传播手段、管理方式等方面主动求新求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释放网络正能量,与执政党共同守好互联网舆论阵地。

  (一)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新媒体的战略价值

  新媒体不应被视为威胁,而应被看作是一把具有双重属性的利器。它已成为塑造民主党派成员思想观念不可忽视的力量。调查显示,多数成员倾向于通过网站、新媒体平台获取资讯,并乐于在这些平台上表达观点、交流信息,这表明新媒体已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洞察时事的重要窗口。因此,中共各级党委及民主党派组织应摒弃偏见,正视新媒体的潜力与影响力,既不盲目夸大也不轻视其作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构建新媒体运用与管理的新模式,掌握新媒体运用的主动权。

  (二) 从守势到攻势,主动占领思想引领的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提升新闻舆论的“四力”,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巩固主流思想舆论的阵地。民主党派宣传部门应积极响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及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其在议程设置上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导向和主流思想,讲述中国故事,抢占思想政治引领的先机。通过精准把握舆论动态,及时回应成员关切,引导热点话题,确保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动态始终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网络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成员网络心理的监测与引导,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思想交流与心理疏导,使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民主党派成员自觉遵循的行动指南。

  (三)构建多元高效的话语体系,融合共识与思想引领

  为深化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亟需构建一个既包容多元又灵活高效的话语体系,确保“共识构建”与“思想统一”的相辅相成。在此框架下,加强新媒体参政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旨在精准捕捉社会各界的声音,有效提炼民意精髓,同时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展现出对差异性的充分尊重与包容。我们鼓励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为成员提供合理有序的表达渠道,确保利益诉求的畅通与思想情感的自由释放。

  在思想政治工作策略上,我们坚持“柔性渗透”优于“刚性灌输”的原则,强调“自我内化”较之于“外部强加”的优越性,以及“平等交流”对“单向传输”的超越。为此,我们将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贴近成员生活实际的表达方式,巧妙融入新媒体语言的活力与创意,为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我们还将高度重视个人体验与情感共鸣的营造,致力于将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微观叙事”,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人心、深入人心。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们旨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影响力,使其成为引领党派成员思想进步、凝聚共识的强大力量。

  (四)强化平台构建与主动作为,深化思想政治斗争的坚决性

  各级部门及核心媒体、关键网络平台应主动担当,积极为民主党派搭建发声舞台,旨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传递积极正能量。民主党派成员应秉持“自我先行”的原则,主动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切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职责与使命。同时,需建立健全机制,密切关注成员思想动态,特别是在关键时期,对思想尚显稚嫩的成员实施全面而细致的引导,确保其思想政治行为稳健,避免极端倾向。针对“五种危害”现象,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开展坚决、有力、立场鲜明的思想政治斗争。

  (五)顺势而为,新媒体赋能民主党派思想引领

  民主党派思想引领的核心在于解决成员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包括入党动机、政党意识、政治觉悟、理想信念及奉献精神等。其目标设定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层面,旨在培养具备高尚品德与能力的个体;二是组织层面,致力于塑造一个积极有为、形象鲜明的参政党组织。为此,应充分利用现有门户网站及刊物资源,作为思想教育的坚实阵地,广泛传播党派建设成就、先进事迹与工作经验,树立正面典型,把握舆论导向,以宣传促建设,提升组织形象。同时,积极探索新媒体融合路径,创新刊物形式与内容,扩大其传播力与影响力,为民主党派思想引领注入新活力。

  综上所述,民主党派思想引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唯有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实践创新,方能探索出符合国情、成效显著的民主党派思想引领新路径,为构建高素质的中国特色参政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民建河南省委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民建郑州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