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协委员姬泓:全力叫响南太行旅游品牌
日期:2025-01-21 10:14:10  作者:  来源:大河财立方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塑造文旅文创新品牌。提升黄帝故里、老家河南、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IP影响力,增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效应。

  “近年来,随着太行山周边城市群崛起,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然而,在南太行跨区域大文旅建设进程里,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给当地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2025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新乡政协副主席、民建新乡市委主委姬泓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南太行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多以山水景区为主、精品线路设计匮乏且新乡、焦作、安阳等各段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发展合力,致使南太行整体品牌形象打造被忽视。

  如何站在大旅游高度,将南太行打造成国际化旅游品牌?姬泓在2025年河南省两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姬泓认为,加强规划引领是首要任务,通过实现差异化发展,能充分挖掘南太行的独特魅力。她提议成立河南南太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并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讨南太行区域文旅联动工作,同时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在规划方面,需将河南南太行五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考虑与统一谋划。各地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自然生态风光、太行精神、红色革命文化、中医药康养文化等特色景区,走错位发展之路。此外,加强文旅、发改、农林等多部门,以及地市甚至省际统筹协调也至关重要。姬泓特别指出,河南南太行地理位置独特,作为连接河北、山西的桥梁和纽带,应强化区域合作,打通发展堵点,构建起包含河北嶂石岩、安阳林州大峡谷、新乡八里沟、焦作云台山在内的太行山水绿色旅游带,从而凸显河南太行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地位。

  在业态融合方面,姬泓提出,依托南太行独特的地质地貌,可以开发滑翔、低空飞行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南太行旅游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借助其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积极拓展“旅游 +”模式,大力发展“南太行旅游 + 研学基地”“南太行旅游 + 康养基地”“南太行旅游 + 体育”等多元业态。

  姬泓还强调,丰富产品供给是南太行大文旅建设的关键环节。太行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仅河南南太行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就多达300余处,其中具备基本服务功能的红色景区(点)有179个 。因此,要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通过穿点成线、织线成网的方式,精心打造精品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文化遗产游等多样化旅游路线,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全面提升南太行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建设南太行标志性品牌IP方面。姬泓认为,要按照世界自然遗产标准,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一方面,对山体、峡谷、瀑布等核心资源划分保护范围,形成多处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保护核,联合山西王莽岭、河北嶂石岩,共同提升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郭亮村绝壁长廊、回龙挂壁公路等为依托,构建太行精神文化基地;以红旗渠、太行八路军抗战纪念馆等为亮点,打造太行红色革命文化基地。

  除此之外,姬泓认为,为推动南太行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要多措并举加强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强化交通及餐饮住宿业发展,完善旅游公路网,推进住宿餐饮规模化、特色化。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完善节假日协调机制,明确服务评价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在宣传推介上,通过网络征集等途径确定品牌口号,创新运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借助运营商“欢迎”信息推广,利用“套票”营销,全力叫响南太行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