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下单后,很多人已经在期盼着快递小哥的身影。然而,你可能未曾想过,便捷快速消费的背后,留下的则是快递垃圾的“一地鸡毛”。
快递产生的垃圾有多惊人,一组数字给了我们最直观的感受:经初步估算,去年全国快递业共消耗快递运单逾500亿个,编织袋、塑料袋、包装箱等500亿个,胶带约430亿米。而且,快递业仍以每年100亿件的增幅迅速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副主委、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在学院成立电子商务学院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得出的结论令人震惊:“仅就去年一年的量测算,430亿米的胶带使用量,足可以围绕赤道600圈!”
“这为社会带来的不只是浪费,更多的是环保隐忧。”梁留科说,仅就胶带一项,从生产到后期处理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除此,还有远超胶带的塑料袋、编织袋、包装箱等,这些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负担。
快递垃圾的暴涨,与电商行业“过度包装”不无关系。梁留科举例说明,下单时只是小小的一块相机电池,但收到货时,先得撕掉层层胶带,才能打开快递纸盒,之后又要剥开包装鼓鼓囊囊的塑胶袋,一番刀割手撕后,才能拿到巧克力大小的“宝贝”。
过度包装、包装材料不可降解、包装不能循环利用,是快递行业带给社会的最大弊端。大家随手丢弃的快递包装,成了无处不在的“污染源”。梁留科将其形成原因归结为“三宗罪”:业内环保意识欠缺,快递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不完善,包装没有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
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新课题。今年两会,梁留科专门提交了一份提案,从法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
“企业方面要研发使用环保新材料,逐步替代不可降解的快递垃圾;管理层面要尽快健全垃圾分类体系。”梁留科呼吁,要从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标准、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等方面多管齐下,在快递行业进行一次“绿色革命”,让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