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滋养了肥沃的华夏大地,也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蓄势迸发,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质量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一直关注黄河文化的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梁留科代表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文物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人力财力不足等矛盾突出;对黄河文化内涵外延、发展历程等总结不够,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时代价值等研究阐释较为薄弱,缺少知名度高、能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产品;以及遗址遗迹、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归口不同管理部门,空间管控要求不同等问题。
对于如何高质量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梁留科代表给出建议。第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编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打造黄河文化重点区等示范区,形成一批黄河文化展示集群。争取成立黄河文化干部学院。定期举办庆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周年系列活动。
第二是要以建设生态保护试验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博物馆之都等重大措施为抓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以少林寺、太极拳为支撑,打造中国功夫旅游品牌。依托考古遗址,打造沿黄河大遗址廊道旅游品牌;依托水利资源,打造黄河水利风景廊道旅游品牌;依托治黄精神,打造黄河治理研学廊道旅游品牌。
第三是要发展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游戏游艺、影视等产业,培育数字艺术、网络视听等新业态,深化考古、保护、建设与当代传播有机融合。积极承办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群众文艺展演和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巡展等国家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和旅游精品推广。
第四是要择优选择并建设好黄河国家博物馆、中国彩陶博物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等一批展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标志性工程。全力申遗,推动黄河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推动二里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设世界考古游学体验地,建设黄河研学基地。
第五是要设立工作专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局,在建设内容、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把控。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社会监督机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传统工艺继承人的培育力度,培养一批深耕黄河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文艺创作者队伍。支持设立不同形式的黄河文旅基金。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文物和遗产活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