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抓项目、促落实,亮出了“十八般武艺”,干的氛围扑面而来。要想交上一份优异的发展答卷,就得比一比谁的增长点多,培育实实在在的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归根结底要看实实在在的增长点,看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长点是破旧立新的创新点、动能转换的支撑点,更是狠抓落实的发力点。缺乏增长点,发展就没有后劲,落实就会变落空。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经济社会风险增多,我省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性,既要追赶,又要转型,既要进行数量增长,更要实现质量提升,增长点不仅要有,还要够多。业态新、潜力大、动力强、效益好、结构优的增长点越多,越有助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越有助于结构升级、动能转换。如今,我省基础优势不断巩固,战略叠加效应日益凸显,人才红利、政策红利等持续释放,发展势能逐渐累积,我们有条件培育更多的增长点,也有信心创造更多的增长点。
好经不能往歪里念。有的地方“谋发展”,没有像样的增长点就硬凑,弄几个“亮点”装点门面,可“花式作秀”不是真正的健康发展,虚头巴脑也换不来真金白银;有的地方“谋发展”,出挑的增长点没那么多,就造几个“盆景”撑面子,一参观就“老几样”,试图一俊遮百丑,但一花独放终究不是满园春光。说到底,这都是政绩观扭曲,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给地方发展“埋雷”“挖坑”。虽说有的亮点也是增长点,但看经济发展不能只看谁的亮点多。比一比谁的增长点多,不光要有好看的东西,更要有好吃的东西。比的是真的增长点,而不是假的增长点;是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而不是新瓶装旧酒的“新事物”。
有的地方,增长点倒是有,但是有不少是孤立的、一时的增长点,而不是带动作用强、辐射效应大、关联度高、可持续的增长点。比谁的增长点多,就要比谁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谁能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让那些前瞻性、趋势性、长远性、高端化的增长点多一些、再多一些,形成百舸争流的竞发态势。
“无中生有”扩增量,让环境越来越优渥。一个好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链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但产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省那些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软环境建设成效较好。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增长点、好项目,要靠好的干部作风来吸引,靠好的发展环境去培育。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关键,认真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
“有中生新”增存量,让创新越来越活跃。谁转型快,谁就能主动;谁升级慢,谁就会被动。焦作多氟多化工能在行业低潮中华丽转身成为业界翘楚,鹤壁仕佳光子研发的光分路器芯片能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靠的就是转型和创新。我省为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确定了加快发展的12个重点攻坚产业,正在推动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唯有“变”是永远不变的,只要创新的功夫做到家,转型升级的步子迈得开,老树也能开新花。
“新中生优”提质量,让结构越来越“健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带动作用和裂变效应往往很明显,所以我省提出将重点培育10个新兴产业。汉威电子等物联网企业聚成了中原“智慧谷”,UU跑腿树起了我省互联网经济的标杆,郑东新区智慧岛的数字经济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新芽成大树”,“大树成支柱”,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环境友好的产业越增越多,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值的企业越减越少,增减之间,颜值变高,气质变好,经济发展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增长点就是发力点,增长点壮大了就是增长极。以优良作风狠抓落实,以实际成效推动发展,把增长点挖掘透、培育好,我们一定能保持“稳、进、好”的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