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郑州市委二七一支部 梅 梅
如今的生活,电话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然而30年前,它可是件稀罕物。
八十年代:固定电话走进家庭
70年代,电话主要作为工作时的办公工具存在。那时,许多单位都只有一部电话。80年代初,全国单位电话基本上普及了,尽管家庭电话可以自己挣钱装了,但却极少装,大家的观念还没有转过来,大概也是因为收入少的缘故吧。
1982年,我从郑州出差到北京,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刚刚出现,市民打电话用的主要就是它,一般胡同口两头都有。当时记得在北京找厕难,往往跑几百米找不着一个,但走十几米绝对会看到公用电话摊。每个公用电话摊负责着周围一片街坊,有电话打来,就在专用的小本上记下:某某门牌号、找谁、回电号码,然后拿着去“传呼”街坊。记得当时我在北京大爷家,单位的电话打来找我,胡同口守电话的老大爷小跑着叫到:“四门的二子家郑州客人,电话!”当时的感觉,一个胡同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九十年代初,装部固定电话,曾经是人们心目中“小康”的标志,并且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固定电话对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可望而不可及。我还记得1993年我家安装第一部固定电话时的情景:“当时安电话可真是大费周章,找人托关系批条子,请师傅吃饭不说,单单是安装费用就高达五千多元,最后还排了半个月才轮到。安一部电话在当时可真算是给家里添置了个大件儿了。”而现在,到处者是:“安电话如果选套餐,除送话机外初装费才一百多元。”
九十年代: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到随身用品
80年代末,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绝对是身份的象征,那时候拿这么个物件,在马路边上大声喊话,绝对是城市里一道“量力”的风景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哥大变小了,并且多转为翻盖型,传呼机也从数字升级到了汉显。“两机”的普及率逐渐地提高了,紧接着,两机合一的替代产品——手机问世了。
90年代末,手机真正拿在普通人群手中。一家外企公司的白领纪小姐回忆99年恋爱时的情景:“我现在的先生当时作为生日礼物为我买了第一部手机。是爱立信出的翻盖手机,当时在校园里拿着手机打电话是相当惹人注目的,别提多臭美了!”
2007中国首届城市移动信息化创新论坛上公布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为4.49亿,其中北京城市人均手机1.2至1.6部,而固定电话仿佛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呈减少的趋势。许多家庭开始“一家三口小灵通,固定电话变流动。话费省了一多半,从早到晚声不停”。
手机使得地球变小了。
新世纪:网络电话异军突起
新世纪,人们在互联网上使用MSN、QQ等聊天已经司空见惯,网络电话的出现更是受到留学生们的青睐,能使远离家乡的他们节约下来一大笔话费,并把自己在异地他乡的视频清晰的传给远方的亲人。网络通讯的普及在更广意义上拉近了距离E-mail、MSN、QQ、博客留言等不仅能互通基本的讯息,还能互传文件、音视频。
通讯领域的多条腿走路让人们相互之间接触更为亲密。“想要不被人找到太难了!”
人们“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城区、郊区、远郊区,区区相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入机。网民不出门,就知天下事,手机、电话、互联网,你想了解什么,应知尽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联系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通讯的变迁,令我们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飞腾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