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 风雨同舟 坚定不移跟党走
日期:2009-09-30 16:35:28  作者:孟天才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今天的各民主党派,更谈不上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945年在重庆,因时代要求,中国革命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中国各民主党派通过重建、新建成长起来。建国初期,各党派中央认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向党中央提出解散各民主党派。党中央和毛主席认为:党外有党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国共产党也需一面镜子。所以认为各民主党派不但不能解散,而且需要长期存在。为此,毛主席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讲到多党合作,毛主席早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就强调:在整个新民主主义过程中,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八十年代初期,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后,根据党在新时期统战工作需要,党中央又补充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个字,成了十六字方针。

 

         1945年民建会的创始人黄炎培在延安和毛主席就“兴亡”周期率的谈话,印证了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肝胆相照”的革命情结。当时黄任之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就是说:从历史上看,一人、一家、一个团体、一个地方乃至一国,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这就是说,他们开始时都很刻苦、勤奋、清廉,可而后惰性发作,私欲蒙心,逐渐从没落走向人亡政息。当时毛主席答曰: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都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今天,我们再看我们国家的民主政治概况。一有人大的依法监督;二有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三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四有老百姓的人民群众监督。这就论证了毛主席在延安的讲话,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就会少犯错误和不犯错误,不走弯路和少走弯路。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领导全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富强走向更富强。这就体现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正确性,中国各民主党派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我是80年代初加入民建的,在郑州纺织机械厂工作的几十年经历就是民建与中共亲密合作的见证。与共和国同龄的郑州纺织机械厂,是拥有近万名职工的央属企业。八十年代初期,突然间在企业冒出了几个民主党派来。对一个过去接触民主党派较少、统战意识薄弱的企业来说,真正不知如何应对,当时我走到哪里,无论是厂级、中层,连我的学生、徒弟,问我的第一句话:“你参加国民党了,你要跟党不一心,我们不再是朋友,你再也不是我的老师和师傅了。”面临这种政治环境,我们用言行和奋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证明我们是一家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很强势的抢购风,企业很多人员离岗到银行取钱去抢购物资,给企业冲击很大。我们民建支部,任凭抢购风浪起,跟党不动摇,旗帜鲜明,号召民建会员坚守工作岗位,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同时教育好自己的家属和子女不到社会上抢购物资。六四事件时,企业很多人离开工作岗位,上街看学生游行,有的甚至参加进去,鼓动我们也上街支持学生,可我们明确表态:“上跟党中央,下跟厂党委”,号召民建会员坚持工作岗位,帮助企业党委做好脱岗离岗人员回岗工作,教育会员家属和企业党委站在一起。这两次事件后,企业党委对我们民建会在看法上有了根本的转变。党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企业民主党派工作》等四个文件,把民建郑纺机支部的组织建设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有目的将党外高素质人才、党的培养对象介绍给民建会,发展成会员,充实民建会后备干部资源。因而短短的二至三年间,在企业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民建郑纺机支部,由原有20多人发展成70余人,并吸纳了与郑纺机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家和有关人士,支部成员超过80余人。在民建郑州市委和企业党委关心支持领导下,民建郑纺机支部划分为三个支部,成立民建郑纺机总支部,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一坚持、三主动、六必访”的做法,成了会员之家,两次被评为民建全国先进支部,两次赴京参加表彰大会,而且两次支部工作总结都是企业党委书记亲自润笔帮助完成。

 

        企业党委书记讲得好: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共同的,我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的步调是一致的。这使民主党派成员在政治思想上有了依托,工作上有了干劲。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情也越来越深。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互相监督,它不但弥补了我们之间的不足,也保证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成员勤政、廉政,是造就人才的一个法宝, 要将民建会这个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传递下去,将多党合作的情谊一届一届传播下去。

 

在举国庆贺祖国母亲60华诞之时,努力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民建会员要像一个共产党员一样,“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开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新局面,尽心竭力,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兴国富民共同奋斗!

(作者系原民建郑州市委副主委、郑州纺织机械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