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投入脱贫攻坚战 让文化增辉美丽乡村
日期:2020-07-24 08:42:41  作者:常松木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如白驹过隙,两年时间转瞬即过,在登封市唐庄镇驻村扶贫的日日夜夜铭刻于心。山青水秀、美丽如画的王河,淳朴厚道、心地善良的农民,勤劳进取、感谢党恩的贫困户,仍不断萦绕于脑海,浮现于眼前。

  

右一为常松木

  2018年单位研究决定派我到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驻村扶贫,二话没说我答应下来。因为出身农村,对农村生活还算了解,到村后即投入了工作。王河村有23户省级贫困户,我们工作队三个人每人负责联系8户,入户了解情况,制订脱贫帮扶计划,计算季度收入,宣讲精准扶贫政策……

  记得刚到村里时,张贴的宣传标语:“真是贫困户,人人来帮助”,人心都是肉长的,但是有点能耐谁愿争当贫困户?有些老百姓反映,村里定的贫困户不公正,我就给他们讲解贫困户的评定标准和九条红线,并讲述了几户贫困户家的情况,打消了他们的疑虑。我负责联系的8户贫困户,要么老弱病残,要么家里有痴呆憨傻。贫困户赵三有70多岁,妻子患有肾囊肿、高血压,但他仍然天天务农、放牛,家里还喂了一群鸡,我多次到他家看望,并和村里协调,利用乡镇拨付资金为他硬化了院地,粉刷了厨房,他非常感激,总是说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不仅发养老金,种地、养牛,还给到户增收补助。赵建奎的妻子是智力残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他在外打工,全靠他老父亲照料。他父亲赵文常是个老党员,虽70多岁,但人老心不老,总想发展嵩山赵家茶,我就随他上山查看,积极与登封赵家茶非遗传承人联系,陪同他们上山采茶,因赵家茶不宜在平地移栽,难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他又谋划着养蜂,我就向帮扶责任人汇报,并与登封市畜牧局联系,给他协调了十箱蜜蜂,他感动得连连抱拳作揖……

  王河村文化资源丰富,但藏在深山无人知。为了以文化推动精准扶贫,我作为二十四节气非遗项目传承人之一,在王河村举办了中国嵩山霜降文化节和立冬文化节。从登封市请演出团体,协调新闻单位报道,制作宣传条幅、舞台背景……得到了市政协和民建郑州市委的大力支持。在文化节中的展销环节,村民们销售了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脸上乐开了花。“登嵩山,游龙潭,赏红叶”的主题活动,“摘杮子,出红薯,拔萝卜”的农事体验,现在还仍令王河人倍感自豪,谈起来仍津津有味。为了帮助王河村申报美丽乡村,我利用业余时间,挖掘整理王河村的风土人情、传说故事,并多次登山考察,与老农民经常座谈,编纂了近20万字的《文化王河》一书。为了使《文化王河》面世,我募集了三万元,将其印刷并捐给村委。《文化王河》不仅为编制王河村美丽乡村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还成为村两委馈赠来宾的文化礼品。

  农民们非常朴实,但眼睛也是雪亮的,只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就打心眼里感激。扶贫工作虽然很艰巨,但只要真情付出,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总书记平实的话里蕴含着真理,把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好,落实好,把党的温暖送到每户贫困户家里,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贫困农民,不断巩固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心尽力,是每一名驻村干部的职责所在。

  下乡扶贫的经历难以忘怀,和贫困户和村干部种植的友谊之树常青,唯愿他们早日奔向小康,一切安好!

  (作者系民建郑州市委金水三支部会员、郑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