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开封市委会主委高晓阳:做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日期:2021-10-15 10:00:02  作者:高晓阳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我省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一次历史性转移,金融也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力度、广度、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管部门适时制定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面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又惠又稳发展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1、社会责任与商业效益的平衡问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始终面临着“两高一难”问题,即成本高、风险高、管理难,如何平衡服务“三农”和风险控制的关系是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了一些探索,最大程度保障农业资金需求,但总体而言,都不能够保证风险暴露后金融机构的实际损失,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社会责任与效益失衡问题。

  2、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尚待解决。目前各地市在电子政务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和信息化方面取得诸多成就,但依然存在着“信息孤岛”和信息资源共享问题。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百姓实际需求中涉及的诸多金融产品、公共服务不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信息资源无法在各系统间共享,间接推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成本。

  3、金融科技对农村金融服务形成冲击。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迅速改变着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和农村金融生态,以产业融合、链条延伸、合作共赢等为特征的新体系、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形成。对传统金融服务供给模式产生冲击,同时对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金融机构必须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行性、便利性和覆盖面,推动农业经济主体的融资可获得性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二、对策建议

  1、推广普惠金融,实现金融资源共享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省金融行业在普惠金融方面制定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如金融服务“卢氏模式”,普惠金融“兰考模式”等,在脱贫攻坚中精准发力,解决了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实现金融资源共享,更多惠及乡村振兴,提高各类金融资源使用效率。

  2、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圈

  农村金融活动涉及到城乡资金的转移、不同金融机构的竞争与互动、不同的金融产品等,已非纯粹的金融现象。建构共享、互助、共赢等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可以形成金融与“三农”发展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大力建设农村担保体系,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用好过渡期扶贫再贷款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低成本资金扩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圈。

  3、做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旨在探索运用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部门可结合农村实际不断推出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行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充分的金融保障。在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中,各级政府、金融机构要形成合力,精准发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4、深化融智聚才服务

  加大脱贫地区助学贷款支持力度,做好规划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储备。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制定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本文为高晓阳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