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过度包装危害大
日期:2007-07-16 11:52:14  作者:张景林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 

最近,市场销售的 0.625千克一袋的食用盐涨价了,由以前的1.0元涨到了1.3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抢购以前老包装食用盐的现象。据说,这次食用盐价格上调主要是因为更换食盐外包装引起的。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豪华包装者比比皆是,有的商品价值本身无几,但其包装价值和配置商品已经占到总售价的70%-80%。日用消费品包装奢华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与当前倡导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相悖。

过度包装的危害有以下方面:

1、严重污染环境。包装多属一次性使用,产品包装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使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大约占83万吨,其中有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由此可见,过度包装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2、浪费资源和能源。目前我国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为30千克/年,年包装材料消耗量绝对数约3000多万吨,每年仅包装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毁掉了一大片森林。过度包装使濒临枯竭的资源雪上加霜,更加匮乏。3、增加消费者负担。在不增加商品价值的情况下,商家则借标准化、提高质量之名通过降低被包装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来补偿过度包装的成本,抬高了商品的价格,最终导致消费者负担加重,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利益。4、过度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一种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一些消费者对商品尤其是礼品型商品过于高档化、体面化的消费追求,才使商家挖空心思在包装上大做文章,以致蔓延成一种奢华消费的风气,进而影响到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与中央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道而驰。5、滋生腐败。过度包装的现象是为了掩盖某些腐败的实质。商家利用贪腐者的心理,通过过度包装增添巨额的附加值,既满足了特定人群的堂皇消费或行贿受贿,又获取了商品本身之外的高额利润,将过度包装后的商品变成了腐败的介质。6、欺诈造假的遮羞布。

为了遏制日用消费品过度包装,我们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1、从法律上限制或制止过度包装行为,行业标准工作人员和各行业协会认真制定和实施行业相关产品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政府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资源节约法》、《反对过度包装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过度包装进行强制约束。

2、政府部门采用经济手段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干预,对过度包装的企业征收资源保护费、超范围经营费(税),对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实行生产经营企业责任制,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进行成本测算,作出合理的商品定价。对消费者从奢侈性消费的角度征收高额消费税,调节消费结构。这样,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调节过度包装,既满足了市场需要,又增加了税收。同时,物价部门要认真核定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严格查处借过度包装之名抬高物价、欺骗群众的行为和做法。
    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包装行业协会对生产、包装企业做出行业约束,支持和鼓励他们使用适度包装。      

4、包装企业从包装设计源头抓起,包装设计要考虑人们的收入水平,所选用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及结构要与内装物相匹配,在保护产品不发生破损的前提下减少包装材料使用量。同时,尽可能地采用可循环、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5、根据不同销售对象和用途,采取精装、简装等不同类型的包装,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对欺骗性包装给予严厉的惩罚。

6、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抵制奢华消费甚至扭曲型的消费观,倡导并树立良好、健康的消费观。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陕县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