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的注入式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导致就业困难;“官本位”思想是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障碍,不少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干部,不能做蓝领。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技术教育隶属于社会保障部门,其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得不到教育部门的认可,在学历对接和职称转换方面存在障碍,也是青年人不愿意学习实用技术的原因之一。在现实职工队伍中,尤其是一些农民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技能型的人才,但由于我国职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上的障碍,农民工一直被排除在工人技术等级职称评定之外,使得那些有专业技能,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缺乏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上升通道,这种“有技术无地位”的现象,一方面让不少人认为学习实用技术没出息,另一方面对于在岗职工提升技术水平的积极性也造成影响。种种因素形成了就业难与技工荒的两难局面。
有资料显示,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5%,而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超过35%。工人技术素质不高,使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每年因不良产品而损失近2000亿元。由于缺乏技术力量,一些企业对质量要求高的产品订单只能是望而却步,许多工厂虽引进了比某些国际著名公司还先进的生产线,但产品质量却依然无力与人家竞争。我们之所以在核心技术了上依赖别人,总是停留在全球产业链中利润最单薄的低端,很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能源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车、铣、铇、磨、模具、电镀等基础制造技术或数字化的基础制造技术水平太低,相关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素质较差。
中国制造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并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需要千千万万有技能专长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来支撑,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必须在更高程度上重视、发展技工教育,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
1、教育部和社会保障部协调统一,将全日制学校和技工学校、短期培训学校整个纳入国民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技工教育水平。一是在“做大做强”上做文章,认真抓好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工作。一个地区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和规划,可以考虑集中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政府投资在园区内统一建设实训基地,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改变职工教育实体因经费有限,落后的实训设备与技工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要建立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制度,推行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达到互通互认。
3、按照重在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评级,使在岗农民工能够通过岗位技术、技能考工晋级,成为高级技术工人,上升到专业技术阶层。
4、加大在岗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一是对于农民工培训和岗位技能考级,国家应给予更大力度的财政补贴;二是降低农民工参加技能考试鉴定的费用;三是整合各部门农民工培训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于引导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形成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在岗农民工培训机制。
5、营造尊重高水平技术、技能者的社会环境。通过技术等级竞赛和技术大比武,对高技能水平的一线工人给予奖励和认证;通过宣传这种竞赛,增强高水平技术工人的自豪感,引导青年人更加积极地追求更高的技术地位。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南省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