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中原中药品牌
日期:2012-09-20 10:18:44  作者:民建河南省委员会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 

中医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产业,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国际贸易额与日俱增,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我省在中药产业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地理优势,实现我省科研技术力量和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将有力推动中药产业及其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带动整个中药材种植、深加工、中药新药创制和生产产业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形成综合效益。

 

一、河南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也是生物医药强省,但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增长速度缓慢,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低于国内同行水平,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1、企业结构、产品技术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生物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大部分中小生物医药企业没有自己的优势品种,靠生产一些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品种维持生计,靠低价格、大折扣、大流通的模式经营,市场获利微薄,很难经受住市场价格浮动的冲击,许多企业处于亏损边缘。

 

2、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的主体仍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内部设置科研机构的比较少。“产、学、研”衔接不通畅,限制了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由于大部分企业无法成为新产品研发、产品中试、质量检测、提取分离、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的主体,使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传统中药在国内外市场受到“洋中药”的强烈冲击。

 

二、大力推进河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我们认为,从提高我省中小生物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加快中小企业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新药研发技术支持,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至关重要。

 

1、加强中原中医药文化宣传,做大做强中药文化品牌

 

中国医药学问博大精深,与京剧、书法并称为三大国粹,为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河南省地处中原,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药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优势,我们在共享健康和谐的同时,应该借机造势,坚持“传承中医药国粹,传播优秀文化”的主题思想,以各种形式打造中药文化产业品牌,做大做强中药文化产业品牌。如定期举办各种 “中药文化节”,诚邀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界人士来河南省考察、指导药材产业发展,推广本省优势资源,寻求共同开发合作伙伴;成立专门组织,深入挖掘整理中药文化内涵,如成立协会或基金会研究《黄帝内经》(黄帝)、《神农本草经》(炎帝),研究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借助文化载体,不断扩大我省中药产业的影响力;也可以在把药材基地发展为旅游农业,吸引游客游药园、观药景、逛药市、看药戏、食药膳、喝药酒、品药茶、洗药浴、购药材等,以各种形式宣传我省的中药及其文化产业,创建河南省独有的中药养生文化品牌。

 

2、建设特色药材的规范种植及深加工基地

 

优选已经深入研究并具有广阔市场开发前景的特色药材进行规范种植,一方面可以丰富农业种植的产业结构,符合大规模开发经济作物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中药研究生产的发展趋势,因此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既能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能为整个中药产业提供优质药材原料;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的深层次开发在中药新药、功能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领域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业化提供了基础,又可以带来链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支持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研究开发新的具有高效、节时节能、环境友好等优势的中药产业化技术装备与新的提取、分离、浓缩、干燥等生产工艺,提高中药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二是完善中药标准提取物研究平台建设,推进高端中药提取物产业的发展。加快研究中药深层次加工的保健品、化妆品、替代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剂等高端产品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为高端中药提取物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快地方道地药材及特色复方产品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我省中药产品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4、加强产学研结合,整合科技资源,为中药生产企业提供新药研发技术支撑

 

    以我省中药生产龙头企业为对象,支持企业与高校对接,以技术与资本为纽带,开展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交流、技术转让、代培人才、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形成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强强联手,实现共赢,推动我省中药创新水平和中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执笔人:毕跃峰  郑州大学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