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翰墨春秋写风流
日期:2020-05-06 15:39:43  作者:臧华夫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是历代莘莘学子的家国情怀和奋斗动力。踏上“文以载道”的探索之旅,笔墨纸砚,是登堂入室的必备工具;凌云少年,爱自己心仪的书写文笔。新中国70年来“,文房四宝”一代代炫目嬗变,从小小文化窗口展现了国民教育的幸福指数和人工智能的今非昔比。

  回想六十年代那个芬芳花季,我第一次走进渴望已久的校园里。戴上红领巾的心动情景,历历如昨,尤难忘记。在欢快的“六一”节日里,老师赠给新队友每人一支带橡皮的漂亮铅笔,勉励我们放飞梦想、勤奋学习。这是一支我暗慕过的黄杆儿铅笔,我写起字来非常珍惜,就连每次削笔都小心翼翼。为着铅笔使命的只争朝夕,我配上加长套杆,直用到无法削笔才算放弃。

  小学阶段,孩子们多使用糙木铅笔、印刷式作业本实属寥寥无几;家长自制“毛边纸”本子才是我们的标配和必需。即使书写工具如此简陋,我们也不乏自己的时髦与童趣。还记得:马路边,一种细碎的青灰石条(建筑余料)曾是我们的宠爱收集。只因为,它不用花钱,就可以信手涂鸦砖墙马路、权做课外兴趣练习。校门口,各种铅芯式“自动铅笔”、鲜艳的“香味橡皮”,花花绿绿、造型各异,无不留下孩提时代的新奇记忆。

  三年级时,作为校“三好学生”代表,我的第一篇发言就书写在“毛边纸”裁成的作业本里。印象中的初次演讲,我还不懂得调整呼吸;紧张的心跳无以复加、颤抖的双腿难以平抑,就连熟读多次的讲稿也表达的艾艾期期。

  漫长的开封二中求学日子,我参加过一届届数理化竞赛,第一次获得镌刻名字的精美钢笔。自那以后,每一次课外作文,我都用它精心誊写;每一次俄文作业,我都用它凤舞龙飞。课堂上,语文老师曾诵读我的少年之作;墙报中,外语老师会推荐我的作业范例。面对同学们的羡慕眼光,更点燃我遨游未来的梦想和渴求知识的动力。

  两年的战天斗地知青岁月,父老乡亲给予我太多的生活关怀和精神鼓励。高考报到时分,队长女儿悄悄塞我一本小巧的红皮日记。迈入医学殿堂,我没有辜负乡亲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许。满满一本中药方歌,记录下我课堂内外的学习轨迹;整整一箱学习心得,见证了我励志杏林的灯下经历。

  披上一袭圣洁端庄的白衣,我承诺悬壶济世的洗礼。为了探究祖国医学的精深哲理、把握职场教育的应手利器,深化医改之年,我购买了一台17英寸计算机。自从开拓互联网视界,我每时每刻都体验着书写方式的新奇嬗变、感受着信息获取的快捷便利。

  从前,使用传统书写工具——每当构思、撰写一篇文体,伴随一次次的修改思路、完善布局;增减段落、提炼词句,我需要反复誊写文章;不单是携带、保存不便,还消耗笔墨、费时费力;难以应对快节奏工作的不时急需。

  而现在,应用电脑系统软件——同样的工作程序,只需在屏幕界面上搜索网站、下载APP;输入文字、智能编辑,即可完成瞬时修改、海量存忆;还能美化制作课件、相册、音视频、云信息;有利于多媒体的迅速传播、适应于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进入三甲医院中层,我体验了无纸化PPT的传播效率和宣传魅力。汇报科室工作,——幻灯课件为我详尽展示形象的数字分析,准确提供坐标的排名位移、前瞻预判市场的最优供需。投身终生教育,——幻灯课件助我适时撷取适用的他山之玉,薪火相传、燃犀明理;博采众长、开卷有益。即使千里援疆,——笔记本电脑也能使我互动交流两院信息,汇报异地工作、探讨学术悬疑;感受上级关爱、倍增奋斗勇气。

  多年的“大医精诚”求索,使我获得病友群体的广泛信任、得到领导同事的肯定鼓励、更感悟白衣天使的人生意义。面对一路走来的援疆标兵”模范荣誉、“专病专科”验方专辑;“诗歌创作”一等奖项、“身边好人”社会美誉……,我深知:医学笔耕艰辛不易,“三人行”当见贤思齐;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2000年,作为民建会员,我融入了市委大家庭的温暖集体。为着立足本职“参政议政”、不断培育“五个能力”,我多次参加民企融资创业的市场调研、感悟服务经济建设的政治大局。在支部组织的帮助下,通过撰写“两会”提案、倾听社情民意、参与“民主监督”、报道社会公益……,我付出过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佳绩。其中:既有两会提案《关于“厚待作战烈属、改进优抚工作”的建议》,也有主题征文《民建培育我成长》、《潮涌汴梁续华章》荣获市委奖励。尤其是,援疆感悟《天山畅想》、会员风采《医保工作者,忙并快乐着》还收录、刊发于民建省委媒体。

  民建——给了我“爱国进步”、见贤思齐、尽情挥洒的创作天地。多年来,得益于无纸化创作,我撰写了来自基层的社情调研、报导过民建会员的风彩魅力。新创刊的《开封民建》杂志,我的投稿也屡见排版,传播省内外同仁受众、汇入互联网海量信息。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节日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救危亡、中华民族新崛起;是“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高度解放生产力,丰衣足食共富裕。无数生活实践警示我们: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离不开中华文明的耕读传家、善教乐习;离不开中华儿女的科技创新、文化传续;离不开“发展是硬道理”的经济腾飞、国防雄起。70年来,透过普罗大众智能学习和书写工具的云泥之别,再一次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朴实真理。

  为了见证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经历;描绘“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希冀,我愿老骥伏枥、笔耕不息;紧跟时代、弄潮比翼。在爱岗敬业、“参政议政”的民建舞台上,我将不忘初心、尽心竭力,奉献爱国爱会的炫彩人生、书写更多更美的民建瑰丽!

      (作者系民建开封市委鼓楼总支会员)